现代解析
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悠远的山间景象,充满禅意和生活气息。
前两句"分流冈下石门湾,日日白云如此山"像一张随手拍下的风景照:山脚下溪水分流,云雾每天缭绕在山间,仿佛山与云早已融为一体。这里用"日日"强调云山相伴的永恒感,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从容不迫。
后两句把镜头拉近到生活场景:"薄暮米坟松枥暗"写黄昏时松树枥树掩映下的米坟(可能是诗人或友人的隐居处),树影渐暗;"扶筇曾与一僧还"则记录了一个温馨细节——诗人曾拄着竹杖与一位僧人结伴而归。这个画面既有烟火气(竹杖、归途),又有超脱感(僧人相伴),把日常散步写出了诗意。
全诗妙在把"云山"这个宏大主题落到具体的生活片段上:不直接说山多高云多美,而是通过溪流、树木、竹杖、同行的僧人等细节,让读者自己感受那份闲适。特别是最后与僧人同归的闲笔,看似随意,却给云山景色添了份禅意,让人联想到"行到水穷处,坐看云起时"的意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