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斋杂咏

夙有东皋约,春畦十亩閒。
窗开泉上树,门对雨中山。
好鸟亦知静,孤云时就闲。
何当守寂寞,长掩旧柴关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向往宁静田园生活的心情,语言清新自然,读来像一幅水墨画。

前两句"夙有东皋约,春畦十亩閒"是说:我早就想搬到东边的田野居住,在十亩春田旁悠闲度日。这里的"十亩"不是确数,而是表示想要一片足够耕种生活的田地。

中间四句用四个生动的画面勾勒出理想中的田园环境: 1. "窗开泉上树"——从窗户望出去,能看到泉水边的树木 2. "门对雨中山"——打开门就能看见细雨中的青山 3. "好鸟亦知静"——连鸟儿都懂得享受这份宁静 4. "孤云时就闲"——偶尔飘过的云朵也显得悠闲自在

最后两句"何当守寂寞,长掩旧柴关"是感叹:什么时候才能实现这个愿望,永远关上简陋的柴门,安守这份寂寞呢?这里的"寂寞"不是孤独,而是指远离尘嚣的清净。

整首诗的魅力在于: 1. 用简单常见的景物(泉水、山、鸟、云)组合出令人向往的田园图景 2. 通过"窗开""门对"的视角,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3. "好鸟知静""孤云就闲"的拟人写法,赋予自然景物灵性 4. 结尾的感叹引发共鸣,让人也向往这样简单自在的生活

诗人没有使用华丽辞藻,而是用最朴实的语言道出了许多人心中的田园梦,这种返璞归真的表达反而更打动人心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