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调歌头 送外之金陵应试

夫子富才调,宝剑岂长埋。
晚成当此时矣,去去莫疑猜。
但向蓬窗茅店,珍重风餐露宿,漫念米和柴。
弱质纵非健,门户学持来。
桃叶渡,伤心窟,古休怀。
三场为我,鏖战努力步云阶。
好趁桂花香里,玩罢板桥明月,归棹理秦淮。
端正拂尘酒,何惜拔金钗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首词是一位妻子送丈夫去南京参加科举考试时写的,充满了鼓励、叮咛和深情。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:

1. 鼓励丈夫自信赴考 开篇就用"宝剑岂长埋"比喻丈夫的才华终将显露,像被埋没的宝剑终会出鞘。说丈夫是"晚成"的大器,让他别犹豫("莫疑猜"),这是最有力的精神支持。妻子还贴心地提醒丈夫路上要照顾好自己("珍重风餐露宿"),别操心家里柴米油盐的事,表示自己会撑起门户。

2. 巧妙化解心理压力 提到南京著名的桃叶渡时,特意嘱咐丈夫别怀古伤今("古休怀"),其实是怕丈夫触景生情影响考试心态。用"鏖战"形容考场拼搏,说这是为"我"而战,把考试转化成浪漫约定。"步云阶"既指登科举台阶,也暗含祝丈夫平步青云。

3. 温馨的未来约定 最动人的是结尾的想象:等八月桂花香时,让丈夫考完好好游玩南京("玩罢板桥明月"),再坐船回来。妻子连庆功宴都准备好了:要用拂尘扫净桌椅,哪怕拔下金钗换酒也要庆祝。这种具象化的期待,比直接说"等你凯旋"更有画面感。

全词既有"你肯定行"的信任,又有"路上小心"的体贴,还有"考完就回来"的约定,把科举时代读书人的家庭温情展现得淋漓尽致。最特别的是妻子全程用轻松口吻化解考试压力,就像现代人说"别紧张,就当去旅游",这种举重若轻的态度反而更能给人力量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