次韵答苏昌龄

二十四桥春雨晴,高斋日日读书声。
寄来满纸□□湿,想见吹箫弄月明。
倾盖清尊相为醉,盍簪白发可怜生。
东风三月淮阴郡,写寄绸缪故旧情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充满情感的春日场景。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,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旧时光的怀念。

首先,诗中提到了“二十四桥春雨晴”,这是扬州的一处名胜,暗示了诗人所处的地点。春雨过后,天气放晴,给人一种清新、宁静的感觉。接着,“高斋日日读书声”描绘了诗人在书房中专心读书的情景,展现出一种安静、专注的生活状态。

“寄来满纸□□湿,想见吹箫弄月明”这两句,诗人表达了收到友人信件的喜悦,信中仿佛还带着些许湿气,让人联想到友人在吹箫赏月时的情景。这里的“吹箫弄月”不仅是一种优美的画面,也象征着友人之间的高雅情趣和深厚情谊。

“倾盖清尊相为醉,盍簪白发可怜生”这两句,诗人回忆起与友人共饮的场景,酒杯倾倒,两人相视而醉。如今,白发已生,时光流逝,让人不禁感慨生命的短暂和友情的珍贵。

最后,“东风三月淮阴郡,写寄绸缪故旧情”点明了时间和地点,诗人在春日的淮阴郡,写下这封充满深情的书信,表达对旧友的思念和牵挂。这里的“绸缪”一词,形象地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而细腻的情感。

总的来说,这首诗词通过对春日景色的描绘和对友人情感的抒发,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、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旧时光的怀念。诗中的每一句都充满了情感,读来让人感同身受,仿佛置身于那个春日的美好时光中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