齐一和尚影堂

一公住世忘世纷,暂来复去谁能分。身寄虚空如过客,
心将生灭是浮云。萧散浮云往不还,凄凉遗教殁仍传。
旧地愁看双树在,空堂只是一灯悬。一灯长照恒河沙,
双树犹落诸天花。天花寂寂香深殿,苔藓苍苍閟虚院。
昔余精念访禅扉,常接微言清道机。今来寂寞无所得,
唯共门人泪满衣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长卿为纪念齐一和尚而写的,通过描绘禅堂景象和回忆往事,表达了对高僧的敬仰与物是人非的感慨。

全诗可分为三个层次: 1. 开篇四句用"忘世纷""如过客"等比喻,展现齐一和尚超脱尘世、看淡生死的精神境界,就像天空中的浮云一样自在来去。

2. 中间六句通过"萧散浮云""凄凉遗教"等意象形成今昔对比:昔日充满智慧的禅院,如今只剩孤灯、苔藓和寂寥的殿宇。"双树"在佛教中象征涅槃,这里暗示虽然高僧已逝,但他的教诲仍在传承。

3. 最后四句转为诗人自述:过去常来听高僧讲禅,如今再来却只能和弟子们一起流泪。这种"有得"与"无得"的对比,既表达了对禅理的领悟,也透露出对逝者的深切怀念。

诗中运用了"浮云""孤灯""苔藓"等富有禅意的意象,营造出空灵寂寥的意境。特别是"一灯长照"的描写,既指佛堂长明灯,也象征佛法智慧永恒不灭。全诗在平静的叙述中蕴含着深沉的情感,让读者感受到生命无常与精神永存的辩证关系。

刘长卿

刘长卿(709—789),字文房,汉族,宣城(今属安徽)人,唐代诗人。后迁居洛阳,河间(今属河北)为其郡望。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。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,苏州长洲县尉,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,知淮西、鄂岳转运留后,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。因刚而犯上,两度迁谪。德宗建中年间,官终随州刺史,世称刘随州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