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是写给一位叫"子先"的朋友参加科举考试的赠言,用生动的比喻和典故鼓励他考场夺魁。
前两句夸赞朋友的才华:他的文章像五彩丝绸般华美,人品如月光照梁般高洁。"五色织成章"用织锦比喻文章精美,"月照梁"形容人品清高。
中间四句用考试相关的典故表达祝福:"推定霸"借用春秋霸主典故,希望他考场称雄;"尊王"指书法推崇王羲之,暗示他能得考官赏识。"瘐岭梅花"和"寒宫桂籍"分别用梅花早开和月宫折桂的典故,预祝他早日金榜题名。
最后两句谦虚地表示:我不敢以老师自居,只希望你的名声能载入史册流传后世。"竹帛"指史书,表达了对朋友前程的美好期许。
全诗用典自然,像"折桂""织锦"这些意象既典雅又易懂,通过月光、梅花等清新意象,把考场比作战场和登山,既有鼓励也有温馨祝福,展现了真挚的友情。
李昴英
李昴英(1200—1257),字俊明,号文溪。广东番禺人。南宋名臣。早年受业崔与之门下,主修《春秋》。南宋宝庆二年(1226),李昴英上京会试,成广东科举考试的第一位探花,后任福建汀州推官。端平三年(1236)后,曾任太学博士,直秘阁知赣州等职。淳祐元年(1241)被丞相杜范荐任为吏部郎官。淳祐二年(1242),任太宗正卿兼国史馆编修,后又升任为龙图阁待制,吏部侍郎,封以番禺开国男爵位。宝佑五年(1257),在广州病逝。著有《文溪集》、《文溪词》等多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