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八镜台

惶恐滩头放棹回,独披空翠上高台。
天留砥柱双江合,地耸云屏五岭开。
老树饱霜眠涧底,断崖衔日枕城隈。
道人为报乡关信,大庾花先著早梅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登高望远的所见所感,充满壮阔与孤寂交织的意境。

首联写作者乘船经过惶恐滩后,独自登上高台。"放棹回"暗示旅途劳顿,"独披空翠"突显孤身一人的苍茫感。这里的"空翠"指山间青翠的雾气,营造出朦胧悠远的氛围。

颔联用两个比喻展现山河壮丽:赣江与章江像天设的砥柱在此汇合,五岭山脉如云中屏风般耸立。"双江合"与"五岭开"形成工整对仗,展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。

颈联将视线拉近:饱经风霜的老树卧在涧底,断崖上的落日仿佛枕着城墙。老树的沧桑与断崖的险峻形成强烈视觉冲击,"衔日"的拟人手法让画面顿时生动起来。

尾联笔锋一转,提到道士捎来家乡消息:大庾岭的梅花已经开了。这个细节既点明时令(初冬),又以"早梅"暗喻游子思乡之情。在壮阔山水间突然插入乡愁,更显情感真挚。

全诗就像一组电影镜头:从江面到高台,从远山到近树,最后定格在一枝早梅上。诗人用雄浑的笔触勾勒山河,又用细腻的笔触点染乡愁,刚柔并济,展现出人在壮丽自然中的渺小与坚韧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