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描绘了黎母山雄伟壮阔的景象,充满神话色彩和豪迈气概。
前两句"擘破鸿濛碍太空,乾坤何处问高峰"用夸张手法写山势:黎母山像一把利斧劈开混沌,直插云霄,高到连天地都要仰望它的顶峰。这里把山比作开天辟地的神斧,赋予它创世般的力量感。
后两句"年来见说沧溟阔,不放他山一脉通"转换视角:听说这些年大海变得特别宽广,却唯独容不下其他山脉与黎母山相连。用大海的辽阔反衬黎母山的孤高,暗示它独一无二的地位,连大海都要为它让路。
全诗通过神话想象和对比手法,把一座山写出顶天立地的气势。最妙的是将"山"与"海"这两个自然意象人格化,让它们像有思想感情的人一样互动,既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,又暗含人对自然的敬畏。这种将山水赋予生命的写法,正是中国传统山水诗的魅力所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