渡江至京口作

伐鼓临江放棹行,江云黯黯欲相迎。
楼台树压山平出,芦荻风回潮渐生。
落日西津同作客,新年北府又增兵。
匡时无计聊舒啸,鸥鹭全能减宦情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船渡江至京口(今镇江)时的所见所感,既有壮阔的江景,也有深沉的忧思。

开头两句写渡江的场景:诗人击鼓开船,江上乌云低垂,仿佛要迎接他。这里用"伐鼓"和"黯黯"营造出一种既豪迈又压抑的氛围,暗示着复杂的心情。

中间四句写江边景色和时局:岸边楼台被树木遮掩,远山却清晰可见;风吹芦苇,潮水渐涨。落日时分,诗人与同伴作客西津渡口;新年伊始,北府(指镇江)又增驻军队。这些描写既展现了江景的壮美,又透露出对时局动荡的忧虑。

最后两句抒发感慨:诗人感叹自己无力匡扶时局,只能长啸抒怀;看到自由自在的鸥鹭,更觉官场生涯索然无味。这里表达了诗人对现实无能为力的苦闷,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。

全诗以江景为背景,将个人情感与时局感慨融为一体,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。通过"云黯黯"、"增兵"等意象,含蓄地表达了忧国之情;而"舒啸"、"鸥鹭"则展现了诗人超脱的一面,读来令人回味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