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意境的冬夜画面,用简单的景物传递出深邃的情感。
第一句"瘦影在窗梅得月": 月光透过窗户,将梅枝的轮廓投射进来,形成清瘦的影子。"瘦"字既形容梅枝的形态,也暗示着冬日的萧瑟。梅花在月光中显得格外清雅,月与梅相互映衬,营造出孤高洁净的氛围。
第二句"凉云满地竹笼烟": 夜间的凉云仿佛铺满大地,竹林笼罩在朦胧的雾气中。"凉"字点出夜的寒意,"笼烟"则让整个画面变得朦胧迷离。竹与烟的组合,更添几分清冷幽深的意境。
全诗的精妙之处在于: 1. 动静结合:梅影是静止的,云烟是流动的,静中有动 2. 虚实相生:实写梅竹,虚写月光云雾,虚实交错 3. 感官丰富:"瘦影"是视觉,"凉云"是触觉,引发多重感受 4. 意境清远:通过简练的景物描写,营造出空灵脱俗的意境
诗人没有直接抒情,但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刻画,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超然物外、宁静致远的心境。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,正是中国传统诗词的魅力所在。
米芾
米芾(1051-1107),北宋书法家、画家,书画理论家。祖籍太原,迁居襄阳。天资高迈、人物萧散,好洁成癖。被服效唐人,多蓄奇石。世号米颠。书画自成一家。能画枯木竹石,时出新意,又能画山水,创为水墨云山墨戏,烟云掩映,平淡天真。善诗,工书法,精鉴别。擅篆、隶、楷、行、草等书体,长于临摹古人书法,达到乱真程度。宋四家之一。曾任校书郎、书画博士、礼部员外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