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流洞

攀萝扪壁上山贪,时听云端落笑谈。天遣灵区超分外,人将流水比双南。

凄风冷雨秋重九,瘦策宽鞋客两三。或恐新诗干造物,不教明月到禅庵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深山寻幽的生动画面,传递出诗人对自然与禅意的独特感悟。

前两句写登山情景:诗人抓着藤萝、摸着岩壁向上攀登,表现出对山景的痴迷。云端传来的谈笑声,暗示高处已有人先至,为画面增添了神秘感。"天遣灵区"四句赞叹这处天然胜境美得出奇,人们把这里的流水比作珍宝("双南"指上等黄金),用夸张手法表现山水的珍贵。

五六句通过具体意象营造秋山氛围:重阳节时的凄风冷雨,穿着草鞋、拄着瘦竹杖的两三游客,既点明时令,又勾勒出清寂的山景。最后两句最有意趣:诗人担心自己写的新诗惊动了上天("造物"指自然主宰),所以明月故意躲着不照进禅房——这种俏皮的想象,把写诗、赏月、参禅巧妙融合,既表现了对自然造化的敬畏,又透露出求而不得的淡淡惆怅。

全诗就像用文字拍摄的vlog:有登山特写,有环境音效,有天气特效,最后还来了个"明月躲诗人"的创意镜头。通过这次登山经历,诗人告诉我们:最美的风景往往要付出艰辛才能看到,而人与自然相处时,需要保持谦卑的心态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