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放翁以剑南诗稿为赠咏叹之余赋短歌以谢
半生诵公流传诗,每恨收拾多所遗。
岂知二千五百二十有四首,一旦俱为吾得之。
长松驾壑风烟老,春花嫣然动碧草。
祗今忠愤欲白头,四海但推言语好。
有文如此何所忧,世间万事元悠悠。
君不见李杜千载名不休,岂不胜彼公与侯。
岂知二千五百二十有四首,一旦俱为吾得之。
长松驾壑风烟老,春花嫣然动碧草。
祗今忠愤欲白头,四海但推言语好。
有文如此何所忧,世间万事元悠悠。
君不见李杜千载名不休,岂不胜彼公与侯。
现代解析
这首诗是作者收到陆游(号放翁)的《剑南诗稿》后写的感谢之作,核心情感是惊喜、敬佩和感慨。
前四句是"惊喜":作者说自己半辈子都在读陆游流传的诗,一直遗憾没能收集齐全。没想到突然得到了全部2524首诗,就像捡到宝藏一样开心。这里用具体数字强调收获之大。
中间四句用画面感夸陆游的诗:像深山老松般苍劲有力(指思想深刻),又像春天野花映绿草般清新动人(指文笔优美)。但重点是感叹陆游的爱国情怀——现在世人只夸他文采好,却忽略了他诗中"忠愤"(忧国忧民)的赤子之心。
最后四句升华主题:有好文章就能不朽。你看李白杜甫流传千年,比那些王侯将相强多了。这是安慰陆游(虽然做官不顺),更是赞美真正的文学价值——文字比权势更永恒。
全诗亮点: 1. 用"长松春花"的比喻把抽象的诗风变得具体可感 2. 通过数字对比(2524首)表现喜悦 3. 最后用李杜对比公侯,点明文学超越时代的价值 4. 明着谢赠书,暗里赞陆游的人格和文采
徐文卿
信州玉山人,字斯远,号樟丘。徐人杰子。师事朱熹。宁宗嘉定四年进士。工诗,与赵蕃、韩淲齐名。有《萧秋诗集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