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城路 再为高吹万丈题风雨勘诗图
书船惯载江南月,吟怀顿随烟雾。
闹市孤楼,微凉自忍,还听潇潇风雨。
毛笺郑谱。
剩粲卷丹黄,一灯无语。
念破家山,断肠何限黍离句。
高情怕寻梦去,夜潮流不断,恩怨谁诉。
白日西颓,觚棱北望,眼底英雄如许⑴。
登楼漫赋。
且收拾丛残,画图同住。
待办归艎,暗愁飞雁柱。
闹市孤楼,微凉自忍,还听潇潇风雨。
毛笺郑谱。
剩粲卷丹黄,一灯无语。
念破家山,断肠何限黍离句。
高情怕寻梦去,夜潮流不断,恩怨谁诉。
白日西颓,觚棱北望,眼底英雄如许⑴。
登楼漫赋。
且收拾丛残,画图同住。
待办归艎,暗愁飞雁柱。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这首词是作者为朋友高吹万的《风雨勘诗图》题写的作品,主题围绕文人孤独忧国的情怀展开,语言含蓄深沉,充满画面感。
上半部分描绘了一个文人深夜读书的场景:文人习惯在船上读书,月光洒满江南,但此刻他的诗兴却被烟雾般的愁绪打断。他独自住在闹市中的小楼,忍受着微凉的秋意,听着窗外风雨交加的声音。桌上摊着珍贵的书卷和乐谱,灯下独自校勘古籍,无人交流。想到破碎的故国家园,那些描写亡国之痛的诗词句句都让他肝肠寸断。
下半部分转向更深沉的感慨:文人害怕做梦,因为梦里会有更多无法排解的愁绪。像夜潮一样涌来的恩怨情仇,不知向谁倾诉。看着太阳西沉,望着北方宫殿的屋角,眼前仿佛浮现出无数英雄身影。他强打精神登上高楼作诗,试图整理散乱的心绪,通过绘画来寄托情感。最后想到乘船归乡,但连船上的琴柱都仿佛带着忧愁,暗示归乡之路同样充满哀伤。
全词通过"风雨勘诗"这一文人日常活动,巧妙融入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家国情怀。闹市中的孤独、深夜的灯火、北望的宫殿等意象,层层递进地展现了知识分子在乱世中的精神困境。艺术手法上运用了情景交融、今昔对比,将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紧密结合,让读者感受到那个特殊年代文人的精神世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