踏莎行

雪暗山明,溪深花藻。
行人马上诗成了。
归来闻说妙隆歌,金陵却比蓬莱渺。
宝镜慵窥,玉容空好。
梁尘不动歌声悄。
无人知我此时情,春风一枕松窗晓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首《踏莎行》描绘了一个充满诗意的冬日画面,同时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怅惘。

上片写景:大雪覆盖的山野明暗交错,深溪中隐约可见水草花影。马上赶路的行人诗兴大发,写成了诗句。回来后听说妙隆歌声美妙,但金陵(现实世界)却比蓬莱仙境还要遥远模糊。这里用对比手法,暗示现实与理想的距离。

下片抒情:诗人懒得照镜子,纵然容貌依旧美好,却无人欣赏。梁上的灰尘都没被歌声震动(暗示没有歌声),一片寂静。没人能理解此刻的心情,只有春风伴着松窗,独自醒来迎接黎明。这里通过"宝镜慵窥""梁尘不动"等细节,生动表现了无人共鸣的寂寞。

全词以冬春交替为背景,将自然景物与内心感受巧妙融合。表面写雪溪行旅、春夜独眠,实则传递出一种知音难觅的孤独感。最后"春风一枕松窗晓"的留白,让这份寂寞又带着几分超脱的意境。

卢挚

卢挚(1242-1314),字处道,一字莘老;号疏斋,又号蒿翁。元代涿郡(今河北省涿县)人。至元5年(1268)进士,任过廉访使、翰林学士。诗文与刘因、姚燧齐名,世称“刘卢”、“姚卢”。与白朴、马致远、珠帘秀均有交往。散曲如今仅存小令。著有《疏斋集》(已佚)《文心选诀》《文章宗旨》,传世散曲一百二十首。有的写山林逸趣,有的写诗酒生活,而较多的是“怀古”,抒发对故国的怀念。今人有《卢疏斋集辑存》,《全元散曲》录存其小令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