漳川即事寄韩丕拾遗

漳滨柳色弄微黄,春日情怀咏载阳。
自念安边无上策,如何补衮与周行。
身如回雁来河朔,心似浮云在帝乡。
吟寄昌黎韩小谏,嘉谟应有好封章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是作者在漳川(今河北一带)写给朋友韩丕的一封信,借景抒情表达了自己的政治抱负和复杂心境。

前两句用柳树发新芽的春日景象起兴,带出自己面对大好春光时的感慨。这里"咏载阳"暗指自己虽有报国热情,却像歌颂春光的诗人一样无力改变现实。

中间四句是核心:作者坦诚自己虽然身在边防,却想不出安邦定国的妙计;虽然想辅佐君王(补衮指修补龙袍,比喻辅政),却不知如何进入权力中心(周行指朝廷要职)。用"回雁"比喻自己像候鸟般来到北方边境,而心思却像浮云一样飘在京城,展现出入仕与归隐的矛盾心理。

最后两句点明写作目的:把这首诗寄给担任谏官的朋友韩丕,期待他能向皇帝进献良策(嘉谟)。这里用"昌黎"借指韩丕,既显亲切又暗含对其才华的认可。

全诗妙在将个人仕途失意的苦闷,通过春景、候雁、浮云等自然意象婉转表达,既保持士大夫的体面,又清晰传递了"怀才不遇但心系朝廷"的复杂情感。末尾对朋友的期许,也透露出古代文人相互提携的政治生态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