陪同从侄秦金游竹山再和邵宝游竹山韵

半载流光两度游,野花林草自春秋。
四围山色参差见,一带湖光潋滟浮。
愧我甘为云外客,知君名动帝王州。
昔年几许登临伴,此日相看尽白头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写的是一位老人带着侄子重游竹山时的感慨。全诗通过今昔对比,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淡淡忧伤和对亲情友情的珍视。

前四句写眼前风景:半年内已经是第二次来游玩,野花野草不管人间岁月,依然按季节开放凋零。站在山上能看到周围起伏的山峦,还能望见波光粼粼的湖面。这些景物描写看似平常,其实暗含深意——大自然永恒不变,而人却已老去。

后四句转入抒情:诗人惭愧自己像闲云野鹤般漂泊在外,而侄子秦金(字国声)早已在京城成名。想起当年一起登山的朋友们,如今重逢都已白发苍苍。这里"云外客"与"帝王州"的对比,既写出了两种人生选择,也透露出长辈对晚辈成就的欣慰。

整首诗语言朴实如话,就像老人在唠家常。最动人的是最后两句,年轻时结伴登山的朋友们,如今都成了白发老人,这种时光带来的改变让人唏嘘,也让人更珍惜眼前相聚的时光。诗人没有直接说伤感,但通过"尽白头"三个字,让读者自然体会到岁月无情的感慨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