晚泊贵溪游象山昭真观
舟行弋阳道,山石多异状。
嵌空露钟窾,屹立俨圭鬯。
沿洄百数里,璆铁森相向。
最奇象岩下,仙馆占丹嶂。
舍棹遵微行,松篁插云上。
开门看青壁,左右挟高闶。
飞雨洒面来,轻飙入檐飏。
道人出迎客,牖户坐南向。
延登升仙台,境肃神滋王。
不知日车侧,但觉天宇旷。
我生名山游,正费屐几两。
采真喜初遇,恋胜期屡访。
布帆催夕举,未敢恨飘荡。
水深彭蠡湖,两眸更东望。
嵌空露钟窾,屹立俨圭鬯。
沿洄百数里,璆铁森相向。
最奇象岩下,仙馆占丹嶂。
舍棹遵微行,松篁插云上。
开门看青壁,左右挟高闶。
飞雨洒面来,轻飙入檐飏。
道人出迎客,牖户坐南向。
延登升仙台,境肃神滋王。
不知日车侧,但觉天宇旷。
我生名山游,正费屐几两。
采真喜初遇,恋胜期屡访。
布帆催夕举,未敢恨飘荡。
水深彭蠡湖,两眸更东望。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船经过江西贵溪时,被沿途奇特山景吸引,下船游览昭真观的经历。全诗用生动的画面感带我们进行了一场沉浸式的山水之旅。
开篇用"山石多异状"总起,随后用"嵌空露钟窾"(镂空如钟)和"屹立俨圭鬯"(挺立如玉器)两个精妙的比喻,把奇特的山石形态写得活灵活现。"璆铁森相向"(美玉和铁器般对峙)进一步强化了山势的险峻感。
中段写登观过程极具层次感:先"舍棹"下船,穿过松竹林,突然"开门看青壁"——这个视角转换就像电影镜头突然拉开,给人豁然开朗的震撼。"飞雨洒面"和"轻飙入檐"的细节,让读者仿佛能感受到山间的风雨气息。
后段写登高远眺的体验尤为精彩:"不知日车侧"(忘了时间流逝)、"但觉天宇旷"(只觉天地广阔),用身体感受替代时间记载,这种体验式的描写比直接说"呆了很久"更有感染力。结尾"两眸更东望"的凝望姿态,余韵悠长地表达了诗人对山水的不舍。
全诗最动人的是那种即兴的游览乐趣:看到好风景就临时起意下船("采真喜初遇"),明知要赶路仍说"未敢恨飘荡"。这种随性而为的潇洒,配合着对奇山异水的惊叹,完美呈现了古人"遇见美景就停船"的生活情趣。诗中比喻新颖(如山石像玉器、铁器),动作描写连贯如行云流水,让读者仿佛跟着诗人完成了一次说走就走的山水探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