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访客去寻找隐居的仙人却未能相遇的情景,充满了诗情画意和淡淡的失落感。
前两句"落花流水认天台,半醉闲吟独自来"写的是访客出发时的情景。诗人用"落花流水"这样优美的自然景象来指路,说明他是沿着一条风景很美的小路去寻找隐士的。"半醉闲吟"则生动地表现出诗人悠闲自在、随性而为的状态,他一边喝酒一边吟诗,独自一人前来拜访。
后两句"惆怅仙翁何处去,满庭红杏碧桃开"写的是到达后的情景。诗人满怀期待而来,却发现隐士不在家,心里不免有些失落。"满庭红杏碧桃开"这个画面特别美,虽然没见到人,但满院盛开的鲜花似乎在替主人欢迎客人。这种以景写情的手法,让失望中又带着几分慰藉。
整首诗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: 1. 用很生活化的场景(访友不遇)写出了人生常有的小遗憾 2. 通过对比(兴冲冲来却扑空)和反衬(用美景写失落)的手法,让情感更丰富 3. 最后满院花开这个画面既美丽又意味深长,让人浮想联翩
简单来说,这就是一首关于"期待与错过"的小诗,用优美的自然景物写出了我们每个人都可能经历的那种"乘兴而来,怅然而归"的微妙心情。虽然没见到想见的人,但沿途和眼前的风景,本身就已经是一种收获。
高骈
高骈(pián)(821年-887年9月24日),字千里。幽州(今北京西南)人。祖籍渤海蓚县(今河北景县),先世为山东名门“渤海高氏”。唐朝后期名将、诗人,南平郡王高崇文之孙。高骈能诗,计有功称“雅有奇藻”。他身为武臣,而好文学,被称为“落雕侍御”。《全唐诗》编诗一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