寄梅坡
乔木耸下翠,好鸟鸣嘤嘤。
岂不爱吾庐,感此求友声。
独酌歌停云,怀人泪如倾。
昔我柴桑翁,五柳贫亦荣。
今予富干树,况有野艇横。
鲈鱼亦可脍,如此夜月明。
谁谐彼苍意,涧谷敦孤茕。
青山只依旧,沽酒寻前盟。
矫首云帽人,两臂羽欲生。
故人来不来,盘俎无人争。
岂不爱吾庐,感此求友声。
独酌歌停云,怀人泪如倾。
昔我柴桑翁,五柳贫亦荣。
今予富干树,况有野艇横。
鲈鱼亦可脍,如此夜月明。
谁谐彼苍意,涧谷敦孤茕。
青山只依旧,沽酒寻前盟。
矫首云帽人,两臂羽欲生。
故人来不来,盘俎无人争。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这首《寄梅坡》是一首充满孤独感和怀旧之情的诗,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内心独白,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渴望和对人生境遇的感慨。
诗的开头用"高大的树木青翠欲滴,鸟儿欢快地鸣叫"营造出美好的自然氛围,但诗人却说"我虽然也爱我的家,却被这鸟儿的求友声触动",暗示自己虽然生活安逸,却感到孤独。
接着诗人描述自己独自喝酒、唱歌、流泪,怀念远方的人。他提到"柴桑翁"(陶渊明)和"五柳"(陶渊明的代称),用古代隐士安贫乐道的典故,反衬自己虽然物质富足("富干树"、"有野艇"、"鲈鱼可脍"、"夜月明"),却依然感到空虚。
"谁谐彼苍意"到"沽酒寻前盟"这几句,是诗人对命运的质问:为什么上天要让我孤独一人?虽然青山依旧美丽,但只能独自喝酒,回忆过去的约定。
最后四句最生动:诗人抬头仿佛看到云端有仙人("云帽人"、"两臂羽欲生"),其实是表达对故友的期盼。结尾"故人来不来,盘俎无人争"用聚餐时无人争食的细节,把孤独感写得格外真切。
全诗的精妙之处在于: 1. 用美丽的自然景物反衬内心孤独 2. 通过对比物质富足和精神空虚,展现现代人也会遇到的困境 3. 结尾的想象和细节描写让抽象的情感变得具体可感 4. 借用陶渊明的典故,给个人的感慨增添了文化深度
诗人想告诉我们:再好的物质条件,也抵不过真挚友情的温暖。这种对人际关系的渴望和对精神慰藉的追求,在今天依然能引起共鸣。
蒲寿宬
名或作寿晟、寿峸。宋末阿拉伯人。与弟蒲寿庚至泉州贸易。度宗咸淳间,知梅州。益、广二王航海至泉州,时寿庚为泉州守,闭城不纳。寿宬密谕寿庚纳款于元,遂于景炎元年同降元朝。有《心泉学诗稿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