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好的,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通俗易懂的分析:
《车驾渡江》是一首描绘皇帝渡江情景的诗。首先,我们可以从诗中的各个角度欣赏到渡江时壮观的景象和氛围。
首句“柳色临江辇路长”,描述了江边柳树的颜色,以及长长的通往江边的道路。从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春天的气息,因为柳树已经抽出了嫩芽,展现出新的生机。同时,“临江”和“辇路”也暗示了这是一个重要的场所,可能是皇帝出行的地方。
第二句“葳蕤遥望翠华张”,进一步描绘了远方的景象。“葳蕤”是一种生机勃勃、茂盛的样子,这里可能用来形容皇帝出行的盛大场面。“翠华”可能是指皇帝的旗帜或仪仗,远远地展开,显得非常壮观。
第三句“衣冠隔岸催鹓序”,描述了江对岸的景象。人们穿着整齐的衣服,等待着皇帝的来临。这种等待和期待的气氛,使得整个场面更加庄重和隆重。
第四句“舸舰中流列雁行”,转向了江面上的景象。船只排列得整整齐齐,就像大雁飞行一样。这不仅展示了渡江的顺利进行,也体现了组织者的精心安排。
第五句和第六句“鱼跃苍波赡御座,鸟啼春树识天香”,进一步描绘了渡江时的自然景象。鱼儿在江水中跳跃,好像在欢迎皇帝的到来;鸟儿在春天里欢叫,仿佛在传达着某种信息。这两句诗将自然景象与皇帝渡江的场景相结合,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和有趣。
最后两句“时巡百度稽虞典,不奏横汾礼乐章”,转向了皇帝渡江的目的。皇帝是在进行巡视,检查各种事情是否按照礼仪进行。而“不奏横汾礼乐章”则暗示了这次渡江并没有特别的庆祝活动,可能是一次比较低调的出行。
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描绘皇帝渡江时的自然景象和盛大场面,展示了皇帝的威严和出行的隆重氛围。同时,通过鱼和鸟的描绘,也传达出自然与皇家的和谐共处,展示了诗人的高超技艺和对生活的热爱。
周忱
(1381—1453)江西吉水人,字恂如,号双崖。永乐二年进士。次年,预读书文渊阁之选。与修《永乐大典》,历刑部主事、员外郎。宣德五年,帝以天下财赋多不理,江南尤甚,思得才力重臣前往整理,以杨荣荐,迁工部右侍郎,巡抚江南,总督税粮。在任二十二年,常屏去驺从,巡行村落,问民疾苦。理欠赋,改税法,屡请减免江南重赋。与苏州知府况钟反复计算,将苏州一府赋自二百七十七万石减至七十二万余石。他府以次减。官至工部尚书,仍巡抚。有《双崖集》。卒谥文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