次韵陈一夔清明感怀

公诗常切故园悲,不耐红尘帽底吹。
上巳风光依例好,中年情况自家知。
胜游准拟随轻策,贫具惟应有伏雌。
明日城东濯缨去,平泉石上送青时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首诗写的是清明节时作者对故乡和人生的感慨,语言平实却充满深情。

前两句写朋友(陈一夔)的诗总带着对故乡的思念,而自己虽身处繁华都市(红尘),却像帽子下的头发被风吹乱般心神不宁。这里用"帽底吹"的比喻很生动,把那种表面平静内心动荡的感觉写活了。

中间四句是核心:清明时节风景依旧美好,但人到中年,各种滋味只有自己最清楚。本想带着轻便手杖去郊游散心,可家里穷得只剩下一只抱窝的母鸡(伏雌)。这里用"伏雌"这个细节特别打动人,既写出了清贫的生活状况,又透着一丝幽默和无奈。

最后两句笔锋一转:明天要去城东洗洗帽带(濯缨),在平泉的石头上看青翠山色。看似要超脱烦恼,但"送青时"又带着淡淡的怅惘,好像美景也留不住似的。

全诗妙在把清明节的自然美景、中年人的生存压力、对故乡的思念,用做饭的母鸡、洗帽带这些生活小事串联起来,既不刻意卖惨,也不假装豁达,让人读着读着就能体会到那种"笑着流泪"的真实感。特别是"中年情况自家知"这句,简直道出了所有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心声。

王弼

(?—1393)明初凤阳定远人,后徙临淮。善用双刀,号双刀王,有胆略。初结乡里,依山树栅自守。后归朱元璋,从破陈友谅、张士诚。洪武三年累功授大都督府佥事,世袭指挥使。十一年从沐英西征,封定远侯。后从傅友德取云南,随蓝玉出塞,战功皆著。二十六年召还赐死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