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赦书

诏书一尺洗寰瀛,舒卷雷霆万物惊。
天祇无私均雨露,地缘强半是榛荆。
人间疾苦言堪疗,塞外豺狼腹未盈。
不是朝廷用桑孔,丁宁浑只念苍生。

现代解析

没问题,下面是我对这首诗的分析,希望能够帮助您理解这首诗的精髓和魅力。

《读赦书》是一首关于政治和社会的诗,表现了诗人对于朝廷颁布赦令的感想和对于国家大事的关切。接下来,我将逐句进行分析:

首句“诏书一尺洗寰瀛”,诗人用形象的语言描述了朝廷的赦令。一尺长的诏书象征着朝廷的命令,而“洗寰瀛”则意味着这个命令将为整个国家带来变革和清洗,具有广泛的影响力。

第二句“舒卷雷霆万物惊”,诗人通过象征性的描绘,展现了赦令的威力。雷霆的舒卷象征着命令的发布和执行,而“万物惊”则表达了所有事物都被这个命令所震撼。这里诗人突出了朝廷权威的力量和影响力。

第三句“天祇无私均雨露”,诗人表达了对朝廷公平施政的赞美。天空无私地降下雨露,滋润万物,而朝廷也应该像天空一样公正无私,公平地施政于民。这里诗人强调了政治公正的重要性。

第四句“地缘强半是榛荆”,诗人开始转向对社会现实的描述。虽然有了朝廷的赦令和雨露滋润,但现实仍然存在许多问题,许多地方依然荒凉艰苦(榛荆象征荒凉)。这里诗人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关切和对问题的揭示。

第五句“人间疾苦言堪疗”,诗人认为,朝廷应该关注民间的疾苦,用言辞和行动来治愈这些问题。这里诗人呼吁朝廷积极行动,解决民间的困难和问题。

第六句“塞外豺狼腹未盈”,诗人用象征性的语言描绘了边疆地区的危机。豺狼象征敌人或威胁,而“腹未盈”则表示危机尚未解除。这里诗人提醒朝廷注意边疆的危机,并采取措施应对。

最后一句“不是朝廷用桑孔,丁宁浑只念苍生”,诗人强调朝廷应该关心百姓的利益,而不是仅仅使用武力(桑孔可能指武力或战争)。这里的“丁宁”可以理解为命令或嘱咐,而“念苍生”则表达了关心百姓的福祉。诗人呼吁朝廷以民为本,关注百姓的生活和福祉。

总的来说,《读赦书》表达了诗人对朝廷赦令的欢迎和对国家大事的关切。诗人通过描绘赦令的影响力、政治公正、社会现实、边疆危机以及呼吁朝廷关注百姓利益等主题,表达了自己的政治理念和人文关怀。这首诗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思想和情感,展现了诗人的才华和情怀。

黄庶

宋洪州分宁人,字亚父。黄湜子。仁宗庆历二年进士。历佐一府三州,皆为从事。后摄知康州。工诗。有《伐檀集》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