洗山

蟠根耸翠压坤柔,纵有连城价莫酬。
萝蔓几年尝满目,途人今日始回头。
尘埃已逐双溪去,风月来供一境幽。
欲识主人营创苦,壮龄先备赤松游。

现代解析

《洗山》这首诗描绘了一片山林的景色,并通过细腻的笔触表达了主人对这片土地的深情和辛勤付出。

首先,诗的开头“蟠根耸翠压坤柔”描绘了山林的壮丽景象:树木的根深深地扎在泥土中,苍翠的枝叶高高耸立,仿佛压倒了大地。这里的“坤柔”指的是大地的柔软,而“压”字则形象地表现了树木的茂盛和力量。

接着,“纵有连城价莫酬”一句,表达了这片山林的价值无法用金钱来衡量。即使有人愿意用整个城池来交换,也无法换取它的珍贵。这不仅是对山林自然美的赞美,也暗示了主人对这片土地的深厚感情。

“萝蔓几年尝满目,途人今日始回头”这两句,描绘了山林中多年生长的藤蔓,如今已经遍布视野,过往的行人现在才开始回头欣赏这片美景。这里的“尝”字表达了时间的流逝,而“始回头”则暗示了人们往往忽略了身边的美好,直到某一天才突然发现。

“尘埃已逐双溪去,风月来供一境幽”这两句,进一步描绘了山林的宁静与幽美。尘埃被溪水带走,只剩下清风和明月陪伴着这片幽静的土地。这里的“风月”不仅指自然景色,也暗示了山林中那种与世无争的宁静氛围。

最后,“欲识主人营创苦,壮龄先备赤松游”这两句,表达了主人为了这片山林的美丽和宁静付出了艰辛的努力。如果你想了解主人为此付出的辛劳,那么他早年在山林中的辛勤劳动就是最好的证明。这里的“赤松游”指的是主人年轻时在山林中辛勤劳作的情景。

总的来说,《洗山》这首诗通过对山林的描绘,表达了主人对这片土地的深厚感情和辛勤付出。诗中不仅展现了自然的壮丽与宁静,也通过细腻的笔触传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对辛勤劳动的赞美。这首诗的魅力在于它用简单的语言,描绘了复杂的感情,让读者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,也能感受到主人内心的深情与坚持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