烛影摇红 秋宵用梦窗元夕微雨韵(甲戌至戊寅(一九三四至一九三八))
缥缈秋光,越罗初试寒犹浅。
小窗镫火又黄昏,歌管谁家院。
不尽珠圆翠暖,遏行云、伊凉按遍。
倚阑无语,漫整冰绡,啼痕重溅。
回首华胥,镜帏多少哀蝉怨。
蠹笺残影黯吟魂,惆怅从头看。
屈指浮尘聚散,悄壶莲,宵沈梦远。
几番凄溯,竟夕西风,蕉心愁卷。
小窗镫火又黄昏,歌管谁家院。
不尽珠圆翠暖,遏行云、伊凉按遍。
倚阑无语,漫整冰绡,啼痕重溅。
回首华胥,镜帏多少哀蝉怨。
蠹笺残影黯吟魂,惆怅从头看。
屈指浮尘聚散,悄壶莲,宵沈梦远。
几番凄溯,竟夕西风,蕉心愁卷。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这首词描绘了一个秋夜里的孤独与哀愁,像一部微电影般展开。
上片(前半部分): 开篇用"缥缈秋光"营造出朦胧的秋日氛围,主人公穿着轻薄的罗衣试穿时,感觉秋寒尚浅。黄昏时分,小窗里亮起灯火,远处不知谁家庭院传来歌舞声。那美妙的乐声像珍珠般圆润,翡翠般温暖,直上云霄。而主人公只是默默倚着栏杆,擦拭着泪湿的丝巾。
下片(后半部分): 主人公开始回忆往昔美好时光("华胥"指美梦),镜帐中仿佛还回荡着哀怨的蝉鸣。翻看虫蛀的旧信和残影,不禁黯然神伤。掐指算来,人生聚散如浮尘,夜深人静时,连梦都变得遥远。整夜被西风吹拂,就像芭蕉叶卷曲的叶心,裹着化不开的愁绪。
全词通过对比手法: - 外在的热闹(别人家的歌舞)与内在的孤寂 - 往昔的美好与现实的凄凉 - 初秋的微寒与内心的深寒
词人用"蕉心愁卷"这个绝妙比喻,把抽象的情绪具象化——就像芭蕉叶自然卷曲那样,愁绪也紧紧缠绕着心灵。通篇没有直接说"我很伤心",但每个意象都在诉说孤独与惆怅,展现了传统诗词"含蓄抒情"的独特魅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