贺新凉 送霂
惨澹征车发。
正连宵、狂飙拂地,琤琮金铁。
老泪临岐余数点,洒向关山残月。
笑舐犊、年来更切。
归去高堂频问讯,莫轻言、游子伤神绝。
人两地,肠千结。
匆匆惯作天涯别。
似孤鸿、雪中留爪,翩然飞越。
一束书囊驴子背,老仆长须蹩躠。
惆怅煞、鸠巢计拙。
弱妹牵衣迟汝去,意徬徨、为我添呜咽。
今夜在,谁家歇。
正连宵、狂飙拂地,琤琮金铁。
老泪临岐余数点,洒向关山残月。
笑舐犊、年来更切。
归去高堂频问讯,莫轻言、游子伤神绝。
人两地,肠千结。
匆匆惯作天涯别。
似孤鸿、雪中留爪,翩然飞越。
一束书囊驴子背,老仆长须蹩躠。
惆怅煞、鸠巢计拙。
弱妹牵衣迟汝去,意徬徨、为我添呜咽。
今夜在,谁家歇。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这首词写的是父亲送儿子远行的场景,情感真挚动人,像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古代送别画卷。
开篇用"惨淡征车发"直接带出沉重的离别氛围,深夜狂风呼啸,连金属物件都被吹得叮当作响。老父亲在岔路口偷偷抹泪,眼泪仿佛要洒向边关的残月。这里"笑舐犊"用了老牛舔小牛的典故,暗示父亲虽然表面严肃,其实内心比往年更加不舍。
中间部分父亲反复叮嘱儿子:回家后长辈问起,千万别老实说自己在外面受苦,免得家人担心。两人分隔两地,却同样愁肠百结。这里把远行比作雪地孤鸿,留个爪印就飞走了,既写出漂泊无依感,又带着文人特有的诗意。
最生动的画面在后半段:书生背着书囊骑驴,老仆人踉跄跟随,像极了古代版的"送孩子上大学"。家里妹妹扯着哥哥衣袖舍不得放手,父亲看着简陋的住所(鸠巢指简陋的家),既心疼又自责。最后一句"今夜在,谁家歇"是全词最戳心的发问,道尽天下父母对远行子女的牵挂。
全词没有华丽辞藻,就像老父亲在儿子临行前絮絮叨叨的叮嘱,把担忧、不舍、自责都揉进了每一个生活细节里,让人看到三百年前普通人的亲情同样温暖真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