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短诗用简单的语言表达了深沉的历史感和思乡之情。
前一句"千年依旧长安土"讲的是长安(今西安)这座古城。虽然朝代更替、时光流转,但脚下的土地依然是千年前的那片土地。这里用"土"这个最朴实的意象,暗示着无论地上建筑如何变化,大地本身始终默默见证着历史。
后一句"万里思归帝子家"突然把视角拉远。这里的"帝子"可以理解为离家的游子,也可能是对长安有特殊情感的人。虽然身在万里之外,但心始终向往着回到这片承载着家族记忆的土地。"家"字用得很妙,把一座城市变成了有温度的情感归宿。
两句话形成巧妙对比:一边是永恒不变的土地,一边是漂泊远方的人;一边是千年的历史厚重感,一边是个人真切的思念。诗人用最接地气的"土"和"家",把宏大的历史感和私人的乡愁完美融合在一起,让读者既能感受到长安的沧桑,又能体会到游子望乡的深情。
林栗
福州福清人,字黄中。高宗绍兴十二年进士。以荐为太学正,守太常博士。孝宗淳熙十五年,累擢兵部侍郎。朱熹为兵部郎官,栗与之论学不合,遂攻击朱熹本无学术,妄自尊大。因太常博士叶适上封事辩之,侍御史胡晋臣劾栗,出知泉州,改明州。奉祠以卒。谥简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