客怀柬龚定庵舍人 其四

地平如板舆,天覆如穹庐。与君百年内,托足无斯须。

试问所营营,花蕊上蜂须。一春所酝酿,广为三冬储。

下备子孙哺,上奉君王需。区区一饱间,竭此百年躯。

谁知甘似饴,出自苦之余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用简单生动的比喻,描绘了普通人忙碌一生的真实状态。

开头四句把大地比作平板车,天空比作蒙古包,说我们一辈子就在这狭小的空间里奔波,片刻不得停歇。这种比喻让人瞬间感受到生活的局促感。

中间六句用蜜蜂采蜜来比喻人的一生:像蜜蜂忙着在花蕊上采集花粉一样,人们整个春天(青春)都在辛苦劳作,为的是给寒冬(老年)做准备。既要养活子孙后代,又要供养上层统治者。这个比喻特别形象,把普通人两头受压的处境说得明明白白。

最后两句是点睛之笔:人们拼命追求的甜蜜生活,其实都是从苦难中熬出来的。就像蜂蜜虽然甜,但那是蜜蜂千辛万苦采集来的。这里道出了一个深刻的人生真相——所有的甘甜,都是用辛苦换来的。

整首诗用最朴实的语言,把老百姓劳碌一生的状态写得入木三分。没有华丽辞藻,但每个比喻都戳中人心,让人读后既感到心酸,又能会心一笑——原来古人和我们一样,都在为生活奔波劳碌。

魏源

魏源(1794~1857年),清代启蒙思想家、政治家、文学家,近代中国“睁眼看世界”的先行者之一。名远达,字默深,又字墨生、汉士,号良图,汉族,湖南邵阳隆回人,道光二年举人,二十五年始成进士,官高邮知州,晚年弃官归隐,潜心佛学,法名承贯。魏源认为论学应以“经世致用”为宗旨,提出“变古愈尽,便民愈甚”的变法主张,倡导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,总结出“师夷之长技以制夷”的新思想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