赠李端履

闤闠通衢散不难,最艰难处是深山。
涉溪渡岭须周遍,莫惮芒鞋一往还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的名字是《赠李端履》,是诗人赠给李端履的一首诗。诗中描绘了在深山中行路的艰难与不易,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李端履的勉励。

第一句“闤闠通衢散不难”,意思是说在繁华的城市里走动并不困难。这里的“闤闠”指的是繁华的都市,“通衢”指的是宽敞的道路。这句话的意思是在城市中,人们行走很便利。

第二句“最艰难处是深山”,则相对第一句来说,是指在深山中行走是很艰难的。这里“最艰难处”强调了深山行路之难。

第三句“涉溪渡岭须周遍”,意思是说,在山中行走时需要经过溪流和山岭,必须把周围的环境都考虑到。这里的“涉溪”指的是涉过小溪,“渡岭”指的是翻过山岭,“周遍”则是指全面了解和准备。

最后一句“莫惮芒鞋一往还”,意思是不要害怕穿着草鞋去往山中来回。这里的“芒鞋”指的是草鞋,这是一种轻便且适合在山林中行走的鞋子,“一往还”指的是往返一次。这句话的意思是鼓励李端履不要怕辛苦,勇于去经历山中的艰难。

整体来说,这首诗通过对比城市与山中的行走,强调了在深山行路的艰难,同时也鼓励李端履要勇于面对挑战,敢于去探索未知的领域。

马光祖

马光祖(约1201—1270),字华父,号裕斋,宋浙江东阳马宅镇(一说城西)人。赐号裕斋,封金华郡公,谥号庄敏。生于南宋庆元庚申年八月二十四日(公元1200年),宝庆丙戌年(公元1226年)“试南宫叨进仕”。后历任沿江制置使、江东转运使、知临安府(今杭州)、三知建康府(今南京)、户部尚书、大学士,咸淳三年(公元1267年)拜参知政事,咸淳五年(公元1269年)升授为知枢密院事,以金紫光禄大夫(加金章紫绶者的光禄大夫)致仕。马光祖卒于咸淳癸酉年(公元1273年)五月十五日,享年七十有四。马光祖是与范中淹、王安石等齐名的宋朝名相,《宋史·卷四一六》有传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