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皇家庆典的盛大场景,用生动的画面感传递出喜庆尊贵的氛围。
前两句"凤驾回天仗,鸳班集露门"就像电影开场的长镜头:皇后的凤辇在仪仗队簇拥下缓缓前行,文武百官如鸳鸯列队般整齐地聚集在宫门前。"回天"二字既写实仪仗的浩荡,又暗含皇家威仪可感天动地的气势。
后两句"须臾趋魏阕,杲日正中暾"突然切换成特写快镜头:转眼间队伍已来到巍峨宫阙前,此时朝阳正好升到头顶。这个时间节点的选择很巧妙——正午阳光最盛的时刻,恰好象征庆典达到高潮,也暗喻皇权如日中天的鼎盛气象。
全诗短短二十字,却包含了空间转换(宫外到宫内)、时间流动(清晨到正午)、动静结合(行进队伍与定格阳光)三重维度。诗人没有直接写贺寿的喧闹,而是通过仪仗、宫阙、阳光这些意象组合,让读者自己感受到那种普天同庆的皇家气派。就像用几个精心选取的镜头,拍出了一部微型的庆典纪录片。
程珌
程珌(1164~1242),宋代人,字怀古,号洺水遗民,休宁(今属安徽)人。绍熙四年进士。授昌化主簿,调建康府教授,改知富阳县,迁主管官告院。历宗正寺主簿、枢密院编修官,权右司郎官、秘书监丞,江东转运判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