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人告老还乡

太学栖迟共几年,风灯蓬鬓影萧然。
乡关回首思千里,章奏陈情彻九天。
荒径许寻彭泽菊,全家仝上楚江船。
归时莫问生涯事,故物仍存有旧毡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在京城太学(古代最高学府)工作多年的老人告老还乡的场景,充满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故乡的深切思念。

开头两句写老人在太学度过了许多年,如今风烛残年,头发蓬乱,身影孤单。用"风灯"比喻生命如风中残烛,"蓬鬓"显出衰老之态,画面感很强。

中间四句是重点:老人回望故乡,思念之情跨越千里;他向皇帝递交辞呈,诚恳请求退休。接着用陶渊明(彭泽县令)爱菊的典故,暗示自己也要像陶渊明一样归隐田园,全家一起乘船返回南方故乡(楚江指长江中游)。

最后两句最动人:诗人劝老人回乡后别问生计如何,因为最珍贵的是家中那块旧毛毡还在——这旧毡象征着朴素的本心和不变的乡情。就像现代人离乡多年,最怀念的可能只是老家门前那棵老树,这种情感跨越千年依然相通。

全诗没有华丽辞藻,但通过风灯、旧毡这些日常事物,把一位知识分子的退休归乡写得既真实又充满诗意,让人感受到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精神家园的坚守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