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海琳游南海

触目尽尘累,如师真不群。
圆明水中月,去住岭头云。
意为乘风快,名应过海闻。
翛然此高迹,世纲慢纷纷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超脱世俗的高僧形象,表达了对自由境界的向往。

开头两句说,世人眼里都是俗世的牵绊,但海琳法师与众不同,不被这些束缚。诗人用"尘累"比喻现实中的烦恼,而"不群"则突出法师的独特。

中间四句用生动的自然景象比喻法师的境界。"水中月"清澈圆满却不可捉摸,暗指法师心性明净;"岭头云"自由来去,象征他无拘无束的生活状态。"乘风快"写他追求自在的畅快,"名过海"说他的美名远播,但这一切都像云月般自然,不刻意追求。

最后两句总结:法师这样超然的行迹,让世间那些名利纷争显得可笑又徒劳。"世纲"指世俗的罗网,"慢纷纷"形容世人忙乱却迷失的样子,与法师的从容形成鲜明对比。

全诗通过对比手法,用云、月等飘逸的意象,赞美了精神自由的可贵。诗人表面上写法师,实则寄托了自己对洒脱人生的向往,暗含对现实束缚的厌倦。语言清新,意境空灵,读来让人心生向往。

余靖

(1000—1064)韶州曲江人,初名希古,字安道。仁宗天圣二年进士。累迁集贤校理,以谏罢范仲淹事被贬监筠州酒税。庆历中为右正言,支持新政。使契丹,还任知制诰、史馆修撰。再使契丹,以习契丹语被责,复遭茹孝标中伤,遂弃官返乡。皇祐四年起知桂州,经制广南东西路贼盗。寻又助狄青平定侬智高,留广西处置善后事宜。加集贤院学士,徙潭、青州。嘉祐间交阯进扰,任广西体量安抚使。后以尚书左丞知广州。有《武溪集》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