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韵效欧苏体
草庐抱膝方卧龙,狞飙撼户云埋峰。冻鹊依依飞堕地,饥鹰侧翅低盘空。
岂知水官夜鏖战,鞭虬笞凤驱前锋。茫茫万里混一色,远近高下俱迷踪。
松标特立凛生气,竹腰不折凌高风。长江一派清不泯,浩浩独行天地中。
小民祁寒易咨怨,君子守道惟固穷。有雪无雪两不问,仁耕义耨无歉丰。
君不见闭门无人僵卧处,任渠门外深丈许。穷则当与凡民异,达则当为国之瑞。
何当燮理司化钧,坐令寒谷回阳春。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在严寒冬日中,君子坚守道义、不为外物所动的形象。诗人通过丰富的自然景象和深刻的哲理,表达了对君子品格的赞美和对人生境界的思考。
首先,诗中描绘了寒冬的景象:狂风呼啸,乌云密布,冻得鸟儿纷纷落地,饥饿的鹰在低空盘旋。这些景象象征了外界的艰难和困苦。然而,诗人并没有被这些恶劣的环境所吓倒,而是通过“水官夜鏖战”的比喻,暗示了自然界中力量的较量,象征着人们在困境中也要奋勇拼搏。
接下来,诗人通过松树和竹子的形象,赞美了君子在逆境中依然保持气节和坚贞。松树在严寒中依然挺立,竹子在高风中不屈不挠,这些自然景象象征了君子在面对困难时的坚韧和不屈。
诗人还通过长江的形象,表现了君子内心的清澈和坚定。长江在寒冬中依然清澈流淌,象征着君子在逆境中依然保持内心的纯净和坚定。这种精神不仅仅是对外界的抵抗,更是一种内心的坚守。
在诗的后半部分,诗人进一步阐述了君子的处世之道。无论是严寒还是温暖,君子都不为外物所动,坚守自己的道义。诗人通过“仁耕义耨”的比喻,强调了君子在日常生活中也要以仁义为准则,无论外界如何变化,都要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坚定。
最后,诗人通过“闭门无人僵卧处”的形象,表现了君子在困境中的超然态度。君子的境界不在于外界的荣辱,而在于内心的坚守。无论是贫穷还是富贵,君子都应该保持自己的品格,成为国家的栋梁。
整首诗词通过丰富的自然景象和深刻的哲理,表达了对君子品格的赞美和对人生境界的思考。诗人通过对比外界的艰难和君子的坚守,强调了在逆境中保持内心坚定和道义的重要性。这种精神不仅仅是对外界的抵抗,更是一种内心的修炼和提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