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寡妇

君不见,汉家老寡妇,历汉四世递新都。
一朝从侄号文母,新莽欺人作天子,微姑之力不及此。
可怜寡妇见机迟,底事区区恋一玺。
长寿宫中开华筵,宗庙已毁空潸然。
岁时伏腊对左右,黄貂黑貂何足言。
汉祚移,寡妇逝,九原何以见先帝。
君不见,黄皇室主颜未衰,病不求医良可哀。
吁嗟寡妇老不死,汉家留汝真祸水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用直白的语言讲述了一个汉代老寡妇的悲剧故事,暗含对权力斗争的讽刺。核心内容可以分三部分理解:

1. 权力傀儡的悲哀 诗中"老寡妇"指汉元帝皇后王政君,她历经四代皇帝,侄儿王莽篡位时借她的名义上位("微姑之力不及此")。诗人讽刺她醒悟太晚,死守着传国玉玺("恋一玺")却保不住汉朝江山,最终在豪华宫殿里("长寿宫中开华筵")眼睁睁看着宗庙被毁。

2. 亡国后的凄凉 通过对比描写凸显悲剧:昔日尊贵的貂裘服饰("黄貂黑貂")如今毫无意义,老寡妇死后更无颜面对汉朝先祖("九原何以见先帝")。特别提到她女儿"黄皇室主"年纪轻轻却不敢求医,暗示新朝统治下的压抑氛围。

3. 尖锐的历史评判 结尾直接骂老寡妇是"祸水",认为她长寿反而害了汉朝。这种激烈批评看似针对个人,实则揭露封建时代女性在政治斗争中被利用的普遍命运——前期被当权力跳板,后期又被当作亡国替罪羊。

全诗用"君不见"的民歌式呼告增强感染力,像说书人讲故事般把复杂历史转化为具象场景(宴席、宗庙、病榻),让读者直观感受到权力更迭中小人物的无力感。最后"祸水"的评判虽显偏激,恰恰反映了古代史观中对女性参政的偏见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