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警

齿豁头童六十三,一生事事总堪惭。
唯馀笔砚情犹在,留与人间作笑谈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首诗是一位63岁老人对自己一生的回顾与自嘲,语言直白却充满人生智慧。

第一句"齿豁头童六十三"用两个生动的细节描写衰老:牙齿稀疏、头发秃顶,直接点明自己63岁的年纪。这种自我调侃的方式让读者立刻感受到老人的豁达。

第二句"一生事事总堪惭"是全文的情感核心。老人回顾一生,觉得每件事都留有遗憾。这种坦诚的自我批评反而显得真实可贵,因为每个人回首往事时都会有类似感受。

第三句"唯馀笔砚情犹在"笔锋一转,提到唯一剩下的就是对写作的热爱。这里的"笔砚"象征着文学创作,说明老人虽然年华老去,但创作热情不减。

最后一句"留与人间作笑谈"最见境界。老人把自己的作品比作供人谈笑的材料,表面自嘲,实则透露出超然的心态——既看淡他人评价,又坚持用文字留下生命痕迹。

全诗的魅力在于:用最朴实的语言道出老年人普遍的心境,既承认衰老与遗憾,又保持幽默与创作热情。这种"认命但不认输"的人生态度,让读者在会心一笑的同时,也能获得面对衰老的勇气。

赵孟頫

赵孟頫(1254—1322),字子昂,号松雪,松雪道人,又号水精宫道人、鸥波,中年曾作孟俯,汉族,吴兴(今浙江湖州)人。元代著名画家,楷书四大家(欧阳询、颜真卿、柳公权、赵孟頫)之一。赵孟頫博学多才,能诗善文,懂经济,工书法,精绘艺,擅金石,通律吕,解鉴赏。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,开创元代新画风,被称为“元人冠冕”。他也善篆、隶、真、行、草书,尤以楷、行书著称于世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