题画

古木槎牙知几年,一丛修竹翠依然。
空山莫道多寥落,自有春风到日边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充满生命力的山间小景,传递出深刻的哲理。

前两句用对比手法写景:老树枯枝横斜,不知生长了多少年;而一丛青翠的竹子始终保持着鲜活的绿色。这里通过"古木"与"修竹"的对比,暗示岁月变迁中有些事物会衰老,有些却能保持本色。

后两句是点睛之笔:不要说空山多么寂寞冷清,你看春风总会按时来到太阳照耀的地方。诗人用"春风"象征希望与生机,"日边"代表光明温暖之处,告诉我们:再荒凉的地方也会有转机,只要坚持就能等到属于自己的机遇。

全诗妙在将寻常景物写出深意:枯树与新竹同在,暗示新旧交替的自然规律;空山与春风对应,揭示困境中孕育希望的哲理。语言清新自然,却道出了"黑暗尽头是光明"的人生智慧,鼓励人们在逆境中保持希望。

柯九思

(1290—1343)元台州临海人,字敬仲,号丹丘生。依附怀王图帖睦尔(文宗)。文宗即位,授典瑞院都事,迁奎章阁鉴书博士。文宗死,流寓江南。博学能文,善楷书,工画墨竹,能以书法为之。又善鉴识鼎彝古器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