秦镜歌
玉之荣,石之英,光莹岂若秋金精。
秋金之精铸镜成,良工锡以银华名。
银华颜色如霜雪,携向秦宫叹奇绝。
珊瑚台上吐菱花,玳瑁匣中生明月。
夜筹已竭晓筹终,宫女对之难为容。
云鬟被首黛渝色,我貌如心不堪饰。
早知鉴心如鉴貌,汉兵敢犯咸阳道。
咸阳汉殿空中立,秦镜团团昼飞入,至今鬼母夜深泣。
秋金之精铸镜成,良工锡以银华名。
银华颜色如霜雪,携向秦宫叹奇绝。
珊瑚台上吐菱花,玳瑁匣中生明月。
夜筹已竭晓筹终,宫女对之难为容。
云鬟被首黛渝色,我貌如心不堪饰。
早知鉴心如鉴貌,汉兵敢犯咸阳道。
咸阳汉殿空中立,秦镜团团昼飞入,至今鬼母夜深泣。
现代解析
这首诗以一面秦朝宫廷的镜子为线索,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层层递进的叙事,展现了历史的沧桑与人生的无奈。
开篇用玉石和金精的对比,突出这面镜子的珍贵不凡。工匠精心打造,镜面如霜雪般明亮,连秦宫的人都惊叹它的精美。镜匣装饰华丽(珊瑚台、玳瑁匣),镜中映出的月光般清辉,暗示这不仅是日常用品,更是权力与奢华的象征。
中间笔锋一转,描写宫女对镜自照的哀愁。夜深人静时,宫女们发现镜中映出的是憔悴容颜和忧愁心境。这里镜子成为照见内心的工具——她们突然明白:若能像照见容貌一样照见人心("鉴心如鉴貌"),或许秦朝就不会因失民心而灭亡。
最后三句形成强烈反差:当年辉煌的咸阳宫已化为废墟,唯有这面镜子穿越时空("昼飞入"留存人间),连传说中的"鬼母"(可能指秦朝亡魂)都在深夜对镜哭泣。镜子成为历史见证者,映照出繁华易逝、盛极必衰的永恒主题。
全诗妙在"以小见大":通过一面镜子的前世今生,串联起个人命运(宫女)、王朝兴衰(秦亡)和永恒哲理(人心向背决定成败)。结尾的"鬼母夜泣"给历史沧桑感蒙上一层神秘色彩,让人读后余味悠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