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通过历史典故批评了统治者滥杀功臣的残酷,同时感叹人才因站错队而遭遇不幸的命运。
前两句"赤族诚非汉道洪,违时贾祸亦缘公"意思是:刘邦屠杀功臣全族的行为确实不符合汉朝的仁政传统,但韩信招来杀身之祸也与他自己的选择有关。"赤族"指灭族,"汉道洪"指汉朝标榜的宽厚政治。这里用反讽手法,表面说不是汉朝作风,实则批评刘邦的残忍。
后两句"最怜老却从陈豨,不道先曾辟蒯通"聚焦韩信的人生选择:最可惜他晚年跟从叛将陈豨造反,却忘了早年曾拒绝谋士蒯通的挑拨。诗人惋惜韩信晚节不保,暗示如果他坚持初心或许能避免悲剧。
全诗用韩信的故事揭示了三个深刻道理:1)统治者常过河拆桥;2)个人选择影响命运;3)保持初心很重要。通过对比韩信早年的明智和晚年的糊涂,诗人给世人敲响警钟:在权力漩涡中,稍有不慎就会万劫不复。这种借古讽今的写法,让历史教训变得生动可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