宝月

一轮明月当虚空,万国清光无障碍。
收之不聚拨不开,前之不进后不退。
彼非远兮此非近,表非外兮里非内。
同中有异异中同,问你傀儡会不会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首《宝月》用月亮作比喻,探讨了一个充满哲理的命题:看似简单的事物背后藏着深刻的智慧。

诗中描述的月亮很特别——它高悬空中照亮万物("万国清光"),却摸不着抓不住("收之不聚拨不开");它看似近在眼前,却又永远追不上("前之不进后不退")。这些矛盾的特性其实在说:真理就像这月亮,既不在远处也不在近处,既不在表面也不在深处("彼非远兮此非近,表非外兮里非内")。

最妙的是最后两句:万事万物看似相同实则各有差异,看似不同却又本质相通("同中有异异中同")。就像提线木偶("傀儡"),表面是人在操控,实则暗藏玄机——这是在问读者:你能看透表象下的本质吗?

全诗用生活中最常见的月亮,引导我们思考"看似简单的事物往往最不简单"的道理。就像我们每天见到的月亮,其实蕴含着"远近难辨、表里难分"的深意,教会我们用辩证的眼光看世界。

张伯端

张伯端(公元983年— 1082年),一说(公元984年—1082年),道教南宗初祖,字平叔,号紫阳、紫阳山人,后改名用成(或用诚)。人称“悟真先生”,传为“紫玄真人”,又尊为“紫阳真人”。临海(今属浙江)人。自幼博览群书,学贯古今中外,涉猎诸种方术。张伯端与杏林翠玄真人石泰、道光紫贤真人薛式、泥丸翠虚真人陈楠、琼炫紫虚真人白玉蟾被奉为“全真道南五祖”(“北五祖”为:东华帝君王玄甫、正阳帝君钟离权、纯阳帝君吕洞宾、纯佑帝君刘海蟾、辅极帝君王重阳)。张伯端真人之师为刘海蟾,桂林刘仲远真人系张伯端真人所度化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