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心如自固,外物岂能迁(酌贪泉)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首诗讲的是一个人内心的坚定比外界诱惑更重要。

前两句"中心如自固,外物岂能迁"意思是:如果一个人的内心足够坚定,那么外界的诱惑和干扰就难以动摇他。就像一个人即使喝了传说中会让人变贪婪的泉水("酌贪泉"这个典故),只要内心正直,也不会真的变贪心。

这首诗的魅力在于用简单明了的对比,说明了做人处世的道理: 1. 强调内在修养的重要性 2. 外在环境的影响是可以被克服的 3. 真正的品格来自于内心的坚守

就像我们现在说的"出淤泥而不染",重点不在于环境多恶劣,而在于自己内心够不够强大。这种思想在今天依然很有意义——面对各种诱惑和压力时,决定我们行为的最终还是自己的选择和原则。

程颢

程颢(1032-1085), 北宋哲学家、教育家、北宋理学的奠基者。字伯淳,学者称明道先生。洛阳(今属河南)人。神宗朝任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。反对王安石新政。提出“天者理也”和“只心便是天,尽之便知性”的命题,认为“仁者浑然与物同体,义礼知信皆仁也”,识得此理,便须“以诚敬存之”(同上)。倡导“传心”说。承认“天地万物之理,无独必有对”。程颢学说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,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,世称程朱学派。其亲撰及后人集其言论所编的著述书籍,收入《二程全书》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