题邸间壁

荼糜香梦怯春寒,翠掩重门燕子闲。
敲断玉钗红烛冷,计程应说到常山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夜独处的女子对远方爱人的思念,通过四个画面传递出孤寂与期盼交织的情感。

第一句"荼糜香梦怯春寒"用花香和寒意作对比:荼蘼花(春天最后开的花)的香气萦绕梦中,但春夜的寒气让人睡不安稳。这里暗示女子独眠的冷清,连美梦都被寒意打断。

第二句"翠掩重门燕子闲"通过景物衬托寂寞:绿树掩映着紧闭的大门,连燕子都悠闲歇息了。用燕子的"闲"反衬人心事重重,紧闭的重门暗示爱人远行未归。

第三句"敲断玉钗红烛冷"是传神的动作描写:女子无聊地用玉钗轻敲烛台,连钗都快敲断了,可见等待之久。渐渐冷却的红烛,既写实指夜深,又暗示热情慢慢消磨。

最后一句"计程应说到常山"突然转折:在百无聊赖中,女子突然推算起爱人的行程——这时候他应该到常山了吧?这个细节瞬间让冷清的场景有了温度,看似平淡的算计里藏着浓烈的牵挂。

全诗妙在没有直接写"思念",却用花香、寒夜、闲燕、冷烛这些意象层层铺垫,最后在"计程"这个生活化的动作里自然流露深情。就像我们现代人看着时钟推算爱人的航班一样,跨越时空的情感共鸣正是这首诗的魅力所在。

郑会

郑会,字文谦,一字有极,号亦山,贵溪(今属江西)人。少游朱熹、陆九渊之门。宁宗嘉定四年(一二一一)进士。十年,擢礼部侍郎。理宗宝庆元年(一二二五)史弥远专政,引疾归里。卒年八十二。有《亦山集》。已佚。清同治《贵溪县志》卷八有传。郑会诗,据《全芳备祖》等书所录,编为一卷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