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大使在公务途中经历的景色和心情。诗的开头,“细雨沾长道,垂条湿去旌”描述了细雨绵绵,长路湿滑,路边的柳条也因雨水而低垂,大使的旌旗也被打湿。这样的场景给人一种旅途的艰辛和孤独感。
接下来,“时平天使贵,官冷客装轻”反映了时代的和平和使者身份的尊贵,但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官场的冷漠和旅途的轻便。大使虽然身份显赫,但在外执行任务时,行李简单,显得轻松自在。
“泛月来沙海,踏花渡柳城”则描绘了大使在夜晚乘船穿越沙漠,白天在花香中漫步柳城的画面。这里的“泛月”和“踏花”增添了几分诗意和浪漫,让读者仿佛能感受到大使旅途中的美好瞬间。
最后,“风尘还着眼,亦自有侯嬴”表达了大使即使身处风尘仆仆的旅途,依然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信念。这里的“侯嬴”象征着忠诚和智慧,大使虽然在外奔波,但心中依然怀有对国家的忠诚和责任感。
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表达,展现了大使在旅途中的艰辛与美好,以及他坚定的信念和对国家的忠诚。诗中的景色和情感交织,让读者在感受到旅途的不易的同时,也能体会到大使内心的坚定和力量。
袁中道
(1570—1623)明荆州府公安人,字小修。袁宏道弟。初随兄宦游京师,交四方名士。万历四十四年进士。官至南京吏部郎中。与兄袁宗道、袁宏道并称三袁,为“公安派”代表作家。有《珂雪斋集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