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平山堂故址(今为司徒庙。)

蜀山有堂已改作,骑马出门西北行。
日落牛羊散平楚,风高鸿雁过三城。
山河已失金汤固,汗竹空遗带砺盟。
骆驼坡头孔融墓,令人忆尔泪纵横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词描述的是诗人骑马来到平山堂故址时的所见所感,充满了对往事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感慨。

首先,诗人提到“蜀山有堂已改作”,意思是说原本在蜀山上的平山堂已经被改建成了司徒庙,这让他感到有些失落。于是,他骑马向西北方向行进,去寻找曾经的痕迹。

接下来,诗人描绘了一幅日暮时分的景象:“日落牛羊散平楚,风高鸿雁过三城。”夕阳西下,牛羊在平坦的原野上散开,风很大,鸿雁从三座城市上空飞过。这幅画面既美丽又带着一丝凄凉,给人一种时光流逝、物是人非的感觉。

然后,诗人感慨道:“山河已失金汤固,汗竹空遗带砺盟。”这里的“金汤”指的是坚固的防御,“汗竹”则象征着历史的记载。诗人感叹曾经坚不可摧的山河如今已经失去了原有的稳固,而历史的记载也只剩下了一些模糊的盟誓。这种感叹体现了他对过去辉煌时代的怀念和对现实衰败的无奈。

最后,诗人提到了“骆驼坡头孔融墓”,孔融是东汉末年的名士,以忠义著称。诗人站在骆驼坡头,看着孔融的墓,不禁回忆起这位历史人物,内心的情感如泉涌般涌出,甚至泪流满面。

总的来说,这首诗词通过对平山堂故址的描写,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、对现实的不满以及对历史人物的敬仰。诗中既有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,也有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,情感真挚,令人感同身受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