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这首诗讲述的是三国时期吴国的丞相顾雍的故事,通过简短的几句,展现了顾雍的非凡才能和低调品格。
首句“赞国经纶更有谁”,意思是说,在治理国家、谋划大政方面,谁能比得上顾雍呢?这里的“经纶”指的是处理国家大事的能力,诗人用这句话高度赞扬了顾雍的治国才能,认为他是无人能及的。
第二句“蔡公相叹亦相师”,说的是蔡邕(蔡公)也对顾雍的才能感到惊叹,并且愿意向他学习。蔡邕是当时的名士,连他都对顾雍佩服不已,可见顾雍的才能确实出众。
第三句“贵为丞相封侯了”,顾雍不仅做到了丞相的高位,还被封为侯爵,这是当时非常显赫的地位和荣誉。
最后一句“归后家人总不知”,虽然顾雍在朝廷中位高权重,但回到家中,他的家人却完全不知道他在外面的成就和地位。这说明顾雍为人非常低调,不炫耀自己的功名,即使取得了巨大的成功,也不会在家人面前显摆。
整首诗通过顾雍的才能和低调品格的对比,展示了他作为一位杰出政治家的风范:既有治国安邦的大才,又有谦逊内敛的品德。这种既伟大又平凡的品质,正是顾雍的魅力所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