奉使台湾过仙霞岭
闽山冬亦佳,山容犹黛色。
仙霞尤葱郁,万竿翠欲滴。
涧杉戟列门,岩花姬窥客。
弯环入叠嶂,忽复明窍隙。
翻嫌径坦平,转乐步盘辟。
使车动旅亭,弓刀严邮驿。
对此桑麻原,想见狐兔宅。
岩疆守者谁,未雨思良画。
仙霞尤葱郁,万竿翠欲滴。
涧杉戟列门,岩花姬窥客。
弯环入叠嶂,忽复明窍隙。
翻嫌径坦平,转乐步盘辟。
使车动旅亭,弓刀严邮驿。
对此桑麻原,想见狐兔宅。
岩疆守者谁,未雨思良画。
现代解析
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奉命出使台湾途中经过仙霞岭时看到的冬日山景,以及由此引发的思考。
全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:
1. 写景部分(前八句):
诗人用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仙霞岭的冬日美景。虽然是冬天,但福建的山依然青翠("山容犹黛色"),仙霞岭尤其郁郁葱葱,竹林茂密得仿佛要滴下翠色来。山涧边的杉树像卫士般排列,岩壁上的野花像害羞的姑娘偷看行人。山路蜿蜒曲折,时而穿过幽深的山谷,时而豁然开朗。诗人甚至觉得平坦的路反而不够有趣,更喜欢这种盘旋而上的山路。
2. 途中见闻(接下来四句):
描写了使节队伍行进的情景。驿站里使者车马往来,守卫森严。看到沿途的农田村落,诗人联想到这里可能曾经是野兽出没的荒野。
3. 感慨部分(最后四句):
诗人望着这片边疆山地,思考着:谁来守护这片疆土呢?应该在问题出现前就做好规划。表达了诗人对边疆治理的关切和深谋远虑。
这首诗的魅力在于:
- 用拟人手法写活了山景(杉树像卫士,野花像害羞的姑娘)
- 通过对比展现变化(幽暗山谷与突然开阔的视野,平坦路与盘旋路的对比)
- 由景生情,从自然风光联想到边疆治理
- 语言清新自然,画面感强,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
诗人不仅欣赏美景,更心系国家边疆,展现了一个官员的责任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