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衡岳至福严寺二首 其二

俯仰岩溪万仞临,恨输飞鸟极高深。
青云平地人难到,流水残花路可寻。
稍觉衣裾侵小雨,渐闻钟磬下遥岑。
丈人不厌频来往,欲作香山得二林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衡山到福严寺一路上的所见所感,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人生境遇的思考。

前两句写高山深谷的险峻,诗人站在悬崖边俯视溪谷,感叹自己不如飞鸟能自由翱翔于高空深谷。这里用"恨输飞鸟"的对比,既展现了山势的雄伟,也暗含对现实束缚的无奈。

中间四句转入旅途细节:平坦的青云之路常人难以到达,但沿着流水落花的痕迹却能找到山间小径。这里"青云"既指高山云雾,也暗喻仕途高位;"流水残花"则暗示着时光流逝。随后诗人写到细雨沾衣、远处传来寺院的钟声,通过细腻的感官描写营造出空灵幽静的意境。

最后两句借"丈人"(可能指寺院高僧)之口,表达诗人想频繁往来此地的愿望,希望能像白居易(香山居士)那样在福严寺和附近寺院(二林)找到心灵归宿。整首诗将登山体验与人生感悟自然融合,既有对自然之美的生动刻画,又透露出超脱尘世的向往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