庐山道中(六首) 其五

万山簇如螺,离披著浓黛。
势亦自雄奇,朝昏变千态。
附庸蔚大邦,无名亦何害。
未容培塿骄,不与沧桑蜕。
求名乃亡名,敢持君子戒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首诗描绘了庐山群山的壮丽景色,并借景抒发了对名利的深刻思考。

前四句用生动的比喻写山势:群山像螺蛳一样密集排列,披着深绿色的外衣,气势雄伟,早晚景色变幻多姿。这里用"螺"形容山形,用"浓黛"比喻山色,非常形象。

中间四句转入哲理思考:这些群山虽然依附于庐山这个"大邦"(主峰),没有独立的名声,但这又何妨?小土堆(培塿)没资格骄傲,而真正的青山不会随着沧海桑田改变本质。这里用山比喻人,说明不必追求虚名。

最后两句点明主旨:刻意追求名声反而会失去本真,诗人以此警醒自己要像君子一样戒除名利之心。全诗通过庐山景色的描写,表达了淡泊名利、保持本真的处世态度,写景与说理自然融合,耐人寻味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