至洪泽寄吕少冯介然

来往都梁真有期,瘦藤挈挈要追随。
独怜老子蒙头睡,不见梅花如雪时。
经炉饱附僧伽火,斋钵长分庾氏糜。
岁暮东窗好晴日,传声阿遁正相思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慨。诗中,“来往都梁真有期”意味着作者和友人吕少冯介然有约定在都梁见面,期待重逢。而“瘦藤挈挈要追随”则用瘦弱的藤蔓象征作者自己,表示无论友人走到哪里,他都愿意紧紧跟随。

“独怜老子蒙头睡,不见梅花如雪时”这两句透露出作者的孤独和遗憾。他觉得自己像是一个被遗忘的老人,蒙头大睡,错过了梅花盛开的美丽时刻。这里既是对时光流逝的感叹,也是对未能与友人共赏美景的惋惜。

“经炉饱附僧伽火,斋钵长分庾氏糜”描绘了作者的生活状态。他像僧人一样在炉火旁取暖,吃着简陋的斋饭。这种清贫的生活让他感到满足,但也透露出一种无奈和寂寞。

最后两句“岁暮东窗好晴日,传声阿遁正相思”则是在岁末的晴朗日子里,作者望着东窗,思念着远方的友人。他希望通过风声传递自己的思念,表达对友人的深情厚谊。

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挚的情感,展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切思念,以及对生活中美好瞬间的珍惜和遗憾。诗歌语言平实,情感真挚,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