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调歌头 东坡铜印

明月几时有,化为百东坡。
文章寿比金石,眼底古人多。
天上星官名姓,翠落峨眉山影。
著手一摩挲。
党禁偶然百,尘劫几番过。
随朝直,同远谪,未销磨。
此中空洞,无物棱角尚嵯峨。
拈到如神诗笔,付与朝云拂拭,印印想婀娜。
好事风流者,持此傲随和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首词以苏东坡的铜印为引子,巧妙融合了苏轼的人生故事和文学精神,读来既有趣味又有深意。

上阕开篇就玩了个文字游戏:苏轼名句"明月几时有"中的明月,在这里化身为无数个"苏东坡",暗示他的精神永存。接着赞美苏轼的文章像金石一样不朽,提到他眼中见过许多古人(暗指苏轼博学)。"天上星官"到"峨眉山影"这几句,写铜印上的图案精美,摸起来仿佛能感受到历史。"党禁偶然"两句指苏轼虽遭遇政治迫害(如乌台诗案),但历经磨难依然挺立。

下阕用三个三字句概括苏轼人生:当过京官、被贬远方,但棱角从未磨平。"此中空洞"看似说铜印内部是空的,实则比喻苏轼豁达的胸襟——看似"无物",实则藏着巍峨风骨。后面写苏轼用这枚印盖在诗词手稿上,侍女朝云为他擦拭铜印的场景,充满生活情趣。最后两句说这枚印是文人雅士的珍宝,拿着它连"随侯珠、和氏璧"这样的天下至宝都不屑一顾(用典表现铜印的文化价值)。

全词妙在把小小铜印写成穿越时空的钥匙:既是见证历史的文物,又是苏轼人格的象征。通过"摸铜印"这个动作,把读者带入苏轼的文学世界和人生境界,展现了他"历经磨难仍保持赤子之心"的独特魅力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