赠宗先达半隐先生 其二

天半峨眉雪,从瞻地望高。
寒侵苏武节,光助吕虔刀。
六月冰如玉,千岩松作涛。
结庐尘不到,猿鹤自周遭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高远清凉的山居图景,表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高尚品格的赞美。

首先,前两句“天半峨眉雪,从瞻地望高”直接点出了山的高耸和寒冷。峨眉山高耸入云,山顶常年积雪,从远处望去,仿佛与天相接。这里用“天半”形容山的高,用“雪”暗示气候的寒冷,同时也暗示了友人所居之地远离尘嚣,清静高洁。

接下来,“寒侵苏武节,光助吕虔刀”借用了两个历史人物的典故。苏武是汉朝出使匈奴的忠臣,虽在严寒中持节不屈,这里用“寒侵”来形容山中寒气的凛冽;吕虔是三国时期的名将,他的宝刀在阳光下闪闪发光,这里用“光助”来形容山中阳光的明亮。这两句不仅描绘了山中的气候,还隐喻了友人的坚韧和光明磊落。

“六月冰如玉,千岩松作涛”进一步描绘了山中的景色。即使在六月盛夏,山中依然冰雪不化,晶莹剔透如美玉;千岩万壑中,松林在风中摇曳,发出如海浪般的声音。这两句通过视觉和听觉的描写,展现了山中的清凉和壮美,同时也暗示了友人隐居之地的幽静与超脱。

最后,“结庐尘不到,猿鹤自周遭”点明了友人的隐居生活。友人在这远离尘世的地方结庐而居,没有俗世的纷扰,只有猿猴和仙鹤相伴。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远离尘嚣、与自然为伴的赞美。

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描绘高耸寒冷的雪山、清幽壮美的山景,以及友人的隐逸生活,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追求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。诗中的意象清新脱俗,语言简练优美,给人以清凉宁静之感,令人向往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