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描绘了山中宁静的景色和诗人悠然自得的心境。诗的开头两句写傍晚时分的景象:天色渐渐暗下来,云彩归去,太阳已经西沉。这为全诗营造了一种宁静、安详的氛围。
接下来的两句写诗人的活动:他悠闲地拄着拐杖散步,累了就坐在长满青苔的石头上休息。这种生活状态显得非常自在、闲适。
第五、六句写花草的自然状态:花儿红得令人满意,草儿碧绿而毫无心机。这里的花草不仅是自然景色的一部分,也象征着大自然的美好与纯真。
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:他也像花草一样,享受着自己的年华,因为人生短暂,不满百年,所以要珍惜当下的每一刻。
整首诗通过描绘山中的景色和诗人的活动,表达了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、享受生活、珍惜时光的哲理。诗人用简单明了的语言,传达出一种淡泊名利、回归自然的生活态度,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、满足和幸福。这种生活态度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,尤其值得我们去思考和借鉴。
释圆悟
释圆悟,号枯崖,福清(今属福建)人。能诗画,喜作竹石。理宗淳祐间住泉州光福寺,有《枯崖集》(《竹溪鬳斋十一稿续集》卷一○《泉州重修兴福寺记》),已佚。《画史会要》卷三有传。今录诗二十九首。